货币基金是一种投资工具,主要投资于短时间、低风险的金融资产,如国债、商业票据等。与股票和债券等其他投资产品相比,货币基金具有较低的风险和较高的活动性。货币基金的收益通常以年化收益率(Annualized Rate of Return,简称ARR)的情势表示,即投资者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的总收益与初始投资额的比值。
货币基金的收益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计算逐日收益:货币基金的投资组合会每天产生收益,这部份收益通常称为“逐日收益”或“逐日净收益”。逐日收益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通常等于投资组合的总金额乘以当日的收益率。
2、 计算累计收益:逐日收益积累起来就是累计收益。累计收益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从货币基金中取得的总收益。计算累计收益时,需要将逐日收益累加,然后乘以投资期限(通常以年为单位)的倍数。例如,如果投资者投资了1年,那末在第1年末时,累计收益就是所有逐日收益的累加。
3、 计算年化收益率: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货币基金的收益表现,通常会将其转换为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将累计收益确当前价值与初始投资额的比值,再乘以100%。计算公式为:年化收益率 = (累计收益 / 初始投资额) ^ (1 / 投资期限) * 100%。例如,如果投资者投资了1年,那末在第1年末时,年化收益率就是所有逐日收益的累加。
4、 计算实际收益: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能会在投资期限内提早赎回货币基金。在这类情况下,需要计算实际收益,即投资者在赎回时取得的收益。实际收益的计算方法与累计收益相同,只是将投资期限缩短为赎回时的剩余时间。
货币基金的收益计算触及多个步骤,包括逐日收益、累计收益、年化收益率和实际收益。投资者在选择货币基金时,应关注其年化收益率、费用和活动性等因素,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货币基金的收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遭到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应定期关注货币基金的收益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剂投资策略。
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5号〈货币市场基金信息披露特别规定〉》,货币市场基金应至少于每个开放日的次日在指定报刊和管理人网站上披露开放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7日年化收益率。这里,每万份基金净收益是指每1万份基金份额在某一日或者某一时期所取得的基金净收益额。其计算方法为将每日每份额基金净收益乘以10000,具体公式为: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当日基金净收益/当日基金份额总额)×10000;期间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 期间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之和;单日万份基金净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金所持证券或者存款的利息发放日落在哪一天,其本身并不具有反映基金收益能力的意义。为此,国际投资管理界流行将基金过往7天的净收益进行年度化调整,从而反映出投资组合的当前收益率状况,并便于投资者横向比较。在不同的收益结转方式下,七日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也应有所不同。根据上述中国证监会规定,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取决于基金的收益结转方式。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存在两种收益结转方式,一是“日日分红,按月结转”,相当于日日单利,月月复利。另外一种是“日日分红,按日结转”相当于日日复利。其中单利计算公式为:(∑Ri/7)×365/10000份×100%;复利计算公式为:(∑Ri/10000份)365/7×100%。其中,Ri 为最近第i 公历日(i=1,2…..7)的每万份收益,基金七日年收益率采取四舍五入方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货币基金其风险性较小,基金单位净值为1,没有申购、赎回费用,一些稳健的投资者比较喜欢。其收益一般按照每万份的收益来计算,即当日货币基金收益=当天可用基金份额×当天万份收益/10000。比如,当持有基金份额10000份,万份收益为0.45,那么当天货币基金收益=10000×0.45/10000=0.45元。
每万份收益是指把货币基金每天运作的收益平摊到每一份额上,然后以1万份为标准,进行衡量和比较得到的数据。通常情况下,货币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元,万份收益就是投资一万元能够得到的收益金额。
同时也可以根据持有基金天数以及基金年化收益率进行计算。
比如,小李持有某货币基金10000元,持有期限为180天,该基金的年收益率为5%,那么,小李持有该基金的收益=10000×5%×180/365=246.57元。
一、货币的职能有:
1、价值尺度:是作为货币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只能,用来代表商品货物的价值;
2、流通手段:被充当了商品以及货物之间交换的一种介质;
3、贮藏手段:可以将商品兑换成货币进行储存;
4、支付手段:作为例如纳税、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等单方面的价值形式时的职能;
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也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二、 代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代用货币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是由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其主要特征有:
①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②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
③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后来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银行券发行。
上一篇
下一篇